h8c6410q80 发表于 2019-4-21 11:16:44

孩子的内心脆弱,敏感多疑,是家庭的溺爱导致的吗?我怎么觉得是家长缺乏关 ...

溺爱是什么?其实溺爱就是一种关注缺乏和沟通障碍。
什么叫做溺爱?就是孩子需要自主行为的时候,去替代孩子,而这种替代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充满爱的,孩子在自主发展的时候是会自然进行的,要去替代则是需要一系列的手段才能够做到,这往往需要大量的:“不许,不行,不让”。这可能是暴力,更多的则是披着“爱”的外衣的冷暴力。

我们所说的溺爱的家长往往口头禅会如下:

我都是为你好。(经典台词,处于家长而非孩子的感受。很多时候,家长并非是出于安全考虑来说这话,只是希望自己不被孩子麻烦到。)

听话(再吃一口、回家了、把这个穿上、按我说的去做等等,你会发现这些话语都可以互相嵌套),再不听话我不喜欢你了,不要你了。(恐吓,孩子依赖养育者,这样的潜台词就是与养育者分离是要去面对无人照顾而死亡的意思。没错,这句话背后的逻辑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这样冷酷)。这一句的变体还有:听话,爸爸妈妈喜欢。

你说,你是不是不对?(从一开始就暗示孩子错了。作为孩子来说,又不可能建立出一套完整的逻辑来反驳父母。他的是非观都是家长给与的,家长说他错了,他哪里能说明白他的道理?)变体也可以是:你说,这样可以么?(长期暗示下,孩子自然就会明白这句话中间的否定意味。)

除了语言,还可以是行为。
在孩子并没有要求抱的时候去长时间的抱孩子。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养育者自己心里舒服,觉得孩子和自己亲。而在渐渐的取代了孩子的自我形成的动机。

喂饭。避免饥饿可以说是人的本能,而长期忽略孩子自己感受的喂饭,是一种非常畸形的阻碍孩子发展的方式,我们可以想象一下,一个饥饿的人在找食物时候的动力是有多可怕的。但这样强大的动力一旦被取代。而且是由儿童时期就开始,那接下来一连串的发展滞后是不可避免的了。

自理能力的取代。
从穿衣服刷牙,到刷碗洗衣,人是需要在自己照顾自己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各种技能;而由这些技能的习得的过程之中与他人沟通,感受他人需求;由能够感受他人需求进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。这些能力都是环环相扣一步推导出下一步的。但家长的这种取代,就是对于这种发展需求的忽视,甚至在这些能力意图发展之前(孩子在3岁前后就会逐步开始有尝试和学习这些能力的苗头,但是如果家长长期取代,就会让孩子对这些丧失兴趣),就给扼杀了。也许有些人说反正最终都会学会穿衣的。是的,的确这些部分中初始的能力部分最终都会发展,但也会发展不完全,但由于各种阶段的推后,就会导致后继的能力各种发展不完全,有些更综合和高级的能力就可能终身不会发展出来。

更多的是情绪上的忽略

以上这些情况的时候,我们想一下孩子的需求是什么?

我吃饱了不想吃了。

我的确是认为这个事情值得哭一会,我不认为这是一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。

我自己选衣服,自己穿衣服。(很多时候这一点根本发展不出来,大人嫌弃孩子穿太慢,搭配太傻,很多孩子可能都不认为这是应该自己做的,爸妈应该逐步不可以来干涉的。)

而这些忽略往往充斥了我们所谓的溺爱之中,在我看来,溺爱背后代表的是养育者自己可能都没有察觉到的强烈的控制欲,各种为了“孩子好”的背后其实都是为了“自己心里获得安抚和舒心”

各种你妈觉得你冷,你妈觉得你饿,其实是家长自己的心理诉求从孩子身上找回来,这样爱在道德伦理往往可以站在制高点,但是严重背离了科学和理性的,而背后的代价是由孩子承担的。            


来源网址:http://daily.zhihu.com/story/8334715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孩子的内心脆弱,敏感多疑,是家庭的溺爱导致的吗?我怎么觉得是家长缺乏关 ...